close

尊貴的  第七世南開寧波仁波切   開示于台灣.台北.20107

 

 

    首先攝受廣大菩提心的動機和如法的態度,來聽聞佛法。今天講授的內容是解脫的功德利益和依止善知識。

 

    所謂的「解脫」分為三種:聲聞的解脫、圓覺的解脫和究竟的解脫。我們是修大乘的法門,我們所求的目的當然是究竟的果位、究竟的解脫。為了得到究竟的解脫,我們從人身難得、壽命無常、輪迴過患、因果存在等法門來學習,如此我們的本性心續便能轉變調整清淨,清淨後再從皈依法門等如法實修後,最後才能證得究竟如來佛的果位。而為了證得究竟如來佛的果位,首先我們要依止一個上師,接下來我們所講授的就是如何依止一位上師。

 

壹、如何觀察上師

 

    我們要證得如來佛究竟的果位,必須要依止一個善知識。沒有依止善知識而能證得佛果的,往昔也沒有這樣的例子,因此依止善知識是十分重要。要依止一個善知識,首先要觀察上師,觀察上師之後,如果他是一個如法的善知識,那就依止上師,依止之後,上師所傳法門要跟他學習,要如法實修,依止上師方面分為三種。同樣的上師也要觀察弟子,所以法門當中也提到如何觀察弟子。

 

    觀察上師要在我們沒有得到法之前,就是在和上師沒有佛法關係之前就要觀察他。假如你已依止了上師之後,不管他的行為如何,我們都要當他是一位如法的上師。假如依止後才開始去觀察的話,那對我們自己是有一些業或不利的。

 

    我們現在是個凡夫,容易受朋友影響,假如有好的朋友,自己也會變成好的善良的;假如身邊的朋友是惡的,我們也會受影響而變邪惡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的朋友對做生意很有興趣的話,那我們也漸漸的對商業方面有興趣;假如朋友對佛法有信心的話,那我們也會對佛法有信心,這是我們現實生活上常見的例子。

 

    經典當中提到一個比喻,在檀香樹的森林裡面,假如有一棵普通的樹,在檀香樹的森林裡面生長了好幾年的話,慢慢這棵普通樹也會有檀香的味道;如同我們跟著一個如法的善知識長久之後,我們的動機與行為也會向善的。

 

    一般上師的體性包含種種,但現在這個時代,依照佛陀經典和密續的續部記載,這樣條件的上師是十分困難。但是基本上,外具別解脫戒清淨的戒律,內心具備大慈大悲,對眾生有利他的菩提心,密的方面具備密乘的三昧耶戒,沒有違反或破戒,如果具備以上外內密三種條件的話,可稱得是如法的善知識,因此我們就可以依止這個上師。

 

    後面也會提到,假如一位上師沒有具備其他方面的功德,但是內心方面具備了發菩提心,我們也可以依止這樣的善知識。比這個上等的,就是他的內心已經證悟了,並且他的內心當中攝受了大慈大悲利他的善行,這樣的善知識,我們也可如法依止。

 

    有的上師像木板般,木頭的板子沒辦法用來磨青稞粉,如同上師他自己本性沒有調服的話,他怎能調服他人的本性,因此我們要遠離這樣的上師。

 

    或者上師本身他內心當中,沒有任何的這些聽聞思惟觀修的法門,但他具有廣大的傲慢,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聽聞思惟觀修方面的能力,這樣的上師也必須遠離。或者是他的個性或他的內心當中,沒有具備一切的戒律,是個凡夫,並且他沒有具備別解脫戒的任何戒律,但是行為上像是個成就者、像瘋子般,這樣的上師也要遠離的。或像盲人的上師,這樣的上師自己都沒辦法判斷何者該取、何者該捨,這種我們也要遠離的。

 

    依止如法的上師是十分重要的,這位上師必須是我們生生世世可靠的、可信賴的,因此在跟上師沒有佛法結緣關係之前,就要十分小心的觀察,慎重的選擇。

 

    我們要依止如法的上師,是他具備了外別解脫戒、內菩薩戒跟密乘三昧耶戒,這樣的上師是我們可以依止的。後面也會提到,基本上你見到這位上師,沒有任何理由、沒有任何原因,在你內心當中起了歡喜的心,或生起雞皮疙瘩,或掉眼淚,或感動等等,這樣的上師就是我們可以依止的。像密勒日巴聽到他的上師瑪爾巴般,他聽到後內心非常感動,具有這樣的感動的話,就可以依止。或有些上師,我們只要親見就會自然感動,自然就會歡喜,這也是過去跟這個上師有緣的,這樣你就不必觀察而可依止。像往昔的敦珠法王跟頂果欽哲法王,我們看見就會馬上感動,生起歡喜心,這樣就是一個善知識。

 

貳、如何依止上師

 

    我們要把上師當作是很會治療的醫師般,自己是病人般,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從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當中,我們都有煩惱的疾病,因此要治療這個煩惱的疾病,就要靠一個很會治療的善知識。我們在三界輪迴,還有痛苦的因和煩惱等等,我們對這些痛苦與痛苦的因起了恐懼,為了解脫痛苦和痛苦的煩惱,我們必須要依止善知識。因此縱使是壽命上的危機,我們也不遠離上師,我們要有這樣的承諾。同樣的我們的心胸要寬廣,上師指示我們的要如法執行,如法實修,同樣的法友之間,我們都能和睦相處,要有這樣寬廣的胸襟。有三種讓上師歡喜的方式,無上的是觀修供養的歡喜,第二個語言身體供養歡喜,第三個是財物供養的歡喜。所謂的無上的觀修供養的歡喜,是上師所指示的法門,我們如法實修,這樣做上師的心就會滿足歡喜,所以是最無上的供養。中等的供養是我們的身體或語言方面,尊重上師、照顧上師,這些都是中等的供養。最下的供養是我們所擁有的財物,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供養上師。以上三種都是令上師歡喜的供養。

 

    我們依止上師,接受灌頂口傳教導這些法門之後,上師任何的行為都要觀為淨相,不能看成優點或缺點,假如看成優點或缺點的話,那就有廣大的罪業。假如我們看到上師的缺點或染著,必須要想這都是自己不清淨的因素才會看見,上師不會有這樣染著的相,並且要更相信上師而觀為淨相。有時候上師特別對我們關心或對我們忿怒,這時我們不能起忿怒或邪見,反而我們要想可能我造了罪業、我可能有許多的染著、或我有許多的晦氣,因此為了消除清淨我的障礙,所以上師才示現為忿怒等等這樣的想法。

 

    我們依止了具有三種戒的如法具格上師後,平常我們跟著上師行走時,不可以走在上師前面,因為背對著上師是不恭敬的行為;也不能跟在上師背後,因為會踩到上師的腳印是不恭敬的;也不能走在上師右方,因為右方表示是地位較高的長輩,所以走在右邊也是不尊敬的。因此要在上師的左方,恭敬的跟著走。有時候碰到危險的地方,或狹窄的道路,我們跟上師請教,上師允許的話,我們就可以在前方導引。

 

    同樣的當別人批評你依止的上師,或者講你上師的缺點的時候,我們不可以跟這些人來往,或跟這些人討論,假如你有這個能力的話,則要說明讓對方看法轉變相信你的上師;假如你沒有這個能力,你會跟對方商量或不再跟他往來。尤其是在法友之間,必須要三昧耶戒清淨,法友之間要和諧相處是十分重要。假如法友之間三昧耶戒不清淨,對上師的壽命會受影響,同樣對自己方面會出現一些惡兆,來世會墮入地獄道。

 

叁、如何跟隨上師修習佛法

 

    上師內心當中所有的佛法,我們要如法的去取這個法的精華。一個具格上師是我們的皈依處,除了上師外,沒有一個可以累積資糧的皈依處。尤其在具格上師座前,受灌頂或聽聞佛法的時候,上師是代表十方諸佛菩薩的總集,因此上師的心跟諸佛菩薩是無二無別的,我們在平時對上師供養或在接受灌頂聽聞佛法的時候,供養一口飯或飲食是無量的功德。平常我們在觀修或實修的時候,不管你修生起次第的法門,或修本尊的時候,內心要觀為根本上師,顯現的是釋迦牟尼佛或度母的本尊,兩者無二無別這樣的觀想方式,可以得到迅速的加持。為什麼迅速呢?因為個人方面對上師是非常熟悉的,因此容易相應。不管是經或續,一切的法門當中,上師和如來佛是無二無別。上師的心是一個如來佛,但在我們不清淨的凡夫前,示現為肉體的相,所以對這樣的上師,我們以前面所講的三種供養的方式來護持上師,無論如何都要視上師的心跟我們無二無別。

 

    自己的根本上師在世的時候,盡量要去護持上師,盡量要恭敬上師,盡量要讚美上師,依照上師指示如法修行。假如在上師圓寂之後,在壇城放上師法照,對上師再有多麼相信的心,都沒有任何的意義,在這當中要得到上師內心覺悟的加持是十分困難,因此上師在世時,我們必須要盡量護持上師、恭敬上師、親近上師。

 

    我們親近了上師,並接受了他的口訣,之後要把上師的形相視為如來佛,這樣的動機是很重要的。能親近上師也是看過去世跟上師的緣分,假如你沒有善緣,要碰到如法的善知識是十分困難。無論如何你親近了有緣的上師之後,你要將上師視為如來佛是十分重要。假如自己內心對上師沒有清淨的信心的話,那麼縱使如來佛降臨,也沒有辦法度化你,或讓你覺悟,像善星比丘(給隆雷貝嘎瑪)般,他雖在如來佛身邊,但他對佛陀沒有信心,所以佛陀也沒有辦法度化他。

 

    上師開示的一些法門,我們要如法去實修這些法門,因此依止了上師之後,不管是熱或冷都要忍受,為了上師為了佛法都能犧牲。依止上師要如常啼菩薩般,或者那洛巴依止帝洛巴般,或者密勒日巴依止瑪爾巴大師般,所以我們要如法的依止上師,以上大成就者如何依止上師,你們可以看書,去了解前輩高僧大德如何依止上師。

 

    我們依止了具格上師後,上師的指示要依法進行,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竅訣,像那洛巴依止帝洛巴大師般,當那洛巴依止帝洛巴大師時,那洛巴沒有向帝洛巴大師供養曼達,帝洛巴對那洛巴沒有傳法儀式,但是帝洛巴叫那洛巴從高處跳下去,那洛巴跳下去,摔得鼻青臉腫,種種苦行,有時候帝洛巴把那洛巴腳指插竹子,這樣讓他痛苦,這是教導我們,當你依止了上師之後,上師的指示,我們要如法去實行,最後才能得到上師口訣法門,上師的心才會和我們弟子的心變成無二無別。

 

    上師就是如來佛,我們要有這樣堅定的信心,這種信心也不是造作出來的,而是自然生起的,因此上師和如來佛是無二無別的,像那洛巴對帝洛巴大師那樣的想法。

 

    上師對我們有廣大的恩賜,昨天已有提過,往昔也有無數的如來佛,但我們沒有具備這樣子的根基,沒有親見這些如來佛,因此我們一直旋轉在輪迴當中。同樣的往昔降臨了很多的成就者,但我們也沒有親近這些成就者,到了現在五濁惡世的時候,我們的上師對我們有廣大的恩賜,為什麼呢?因為上師指示捨和棄的法門,如果沒有上師的導引,我們就像盲人放在草原上般,沒有目的,因此我們不懂捨和棄的情況當中,上師是我們智慧的因,所以上師對我們有指導的恩賜,和如來佛是無二無別,但以對我們的恩賜來講,上師超越了如來佛,因此我們要長時憶念上師、恭敬上師。今天我們講到這裡,沙瓦曼嘎朗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約瑟卻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