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世南開寧波仁波切開示於2010年7月台灣台北
今天講述的是「四轉心法」之前二者:第一是人身難得,第二是壽命無常,這兩者會讓你對世間法不執著,因此它可以轉變你的念頭。執著於世間法,並不是修行者的行為,要遠離此執著,就必須經常思惟暇滿人身與壽命無常,來轉變此生的執著。佛經云:「執著輪迴非出離心。」為了斷除來世的執著,所以又開示了第三因果存在和第四輪迴過患這兩種法。除了這四種法門外,龍欽巴大師又加了一個,就是假如要斷除我執,要生起菩提心。
四轉心法之一:思惟人身難得
首先講述四轉心的第一個法門:人身難得。人身難得的法門分為四:思惟無暇人身的本質、思惟暇滿的法、思惟難得的譬喻、思惟難得的數量。
壹、思惟無暇人身的本質
何謂有暇、無暇?我們有機會可以學習佛法,所以稱為有暇;相反的有八種無暇,假如出生於這八種無暇處,是沒有辦法修行的。現在我們沒有投生到八無暇處,因此我們是有機會修行的有暇人身。八種無暇包含人類的四種無暇,和非人的四種無暇,總共是八種無暇。
非人的四種無暇:假如我們墮入或投胎到「地獄道」,我們要遭受冷熱的長劫痛苦,在無止境的痛苦中沒有機會可以修行,這都是因為我們往昔造了太多惡業,才會墮入地獄。假如墮入「餓鬼道」,也要遭受長期飢渴的痛苦,這樣也沒有機會修行。假如投生在「畜生道」,一般的畜生沒有思考解義的能力,生性愚痴喑啞,很難修行。假如動物是有主人的話,會被主人驅使、虐待,而動物間互相殘殺,不管是大的吃小的、小的吃大的,這樣的痛苦當中,也沒有機會修行。假如投生到「長壽天」的話,六識已斷,沒有任何思想,因此沒有任何的善和惡,在無善無惡這樣的無記當中,他自以為得到了解脫的果位,但是他就在漫長的無善無惡中結束他的生命。
人類的四種無暇:若投生在「偏地」,偏地是指沒有佛法的地方,就是沒有機會聽聞佛陀正法的地方,稱為偏地,出生在偏地,雖然是人類,但沒有機會聽聞佛陀正法,並且他們有民間信仰,例如誤認殺生是做善事、做功德等等邪念,因此也沒有機會修行。假如你有「邪見」,就沒有機會修行,也是無暇的,因為有邪見動機的人,他不信善惡,縱使累積了善業,他也不認為會得到安樂;累積了惡業,他也不認為會遭受痛苦,這樣的家庭或種姓當中,就沒有機會學習佛法。假如我們出生在「暗劫」,就是佛陀還沒有出生,我們就沒有機會學習佛陀的法門,沒有佛陀指導斷惡修善,甚至連佛的名號也無法聽到,這樣情況也是無暇的。假如出生為「痴啞」,也是無暇的,他的心沒有解義思惟的能力,也沒辦法學習佛陀法門。現在我們沒有出生到八無暇的處所,因此我們是有暇的圓滿的人身,我們得到八有暇的人身,我們應該要歡喜。
貳、思惟暇滿的法
接下來講圓滿,就是我們具足了修行條件的圓滿。自方面要具足五種圓滿,他方面也要具足五種圓滿。
一、自方面的五種圓滿
(一)「人身圓滿」。你要修行必須獲得人身,假如沒有得到人身,而投生為動物,不管是狗、豬、鳥類或珍貴的動物,也是沒有辦法修行,例如教牠們唸一句「嗡瑪尼貝美吽」,牠們沒有辦法唸出來,也沒有辦法解義,因此牠們是沒有辦法修行的。所以我們得到人身,才能修行獲得正法,因此我們得到人身也是一種圓滿。
(二)「出生處圓滿」。我們要出生在有佛法的地方,假如我們出生在沒有佛法地方的話,我們就沒有辦法親近佛陀的法,要學習佛陀的法門是十分困難,在這樣的情況當中,我們就會一直造惡業,所以我們能出生在中土,也是一種處圓滿。
(三)「諸根圓滿」。我們五根假如不具足的話,就不是接受比丘戒或別解脫戒的根器。同樣的,假如我們不具足眼根的話,就沒有機會親見善知識或上師,也無法親見莊嚴的如來佛像,也無法親見佛陀的經典。假如我們不具足耳根的話,就沒有機會聽見善知識的妙法。今天我們具足了五根,可稱為五根功德圓滿。
(四)「善願圓滿」。假如你出生在有佛法之處,但你的行為一直都不離惡業,如出生在屠戶或獵戶家庭,或出生在釣魚捕魚的家庭,結果你的一生都在捕魚或獵殺動物,如此是無法修行的。今天我們不喜歡惡業的行為,我們喜歡善業的行為,這就是行善意願的圓滿。
(五)「信心圓滿」。假如你出生在有佛陀正法的地區,但你的本性很喜歡造業,不願去累積善業,這樣學習佛法的機會是很難的。今天我們的思想動機是相信佛法,我們也累積了善業,因此我們的思想是圓滿的。另外,雖然你出生在有佛法的地方,並且佛法還住世,但你卻對法沒有信心,這樣的情況當中,也沒有辦法學習佛陀的法門。今天我們不是如此,我們對佛法有信心,所以我們的信心是圓滿的。以上這些都是自我必須具備的五種圓滿。
二、他方面的五種圓滿
(一)「導師圓滿」。假如我們出生在佛陀沒有降臨的時間,就沒有機會聽聞學習佛法,而今我們適逢釋迦牟尼佛降臨的劫,所以可稱為「導師圓滿」。
(二)「正法圓滿」。假如說佛陀降臨這個娑婆世界,但是沒有傳妙法,這也沒有任何意義,就像佛陀沒有降臨般,但是我們出生在釋迦牟尼佛降臨的劫,且佛陀傳法四十九年,轉了三大法輪,所以可堪稱為「正法圓滿」。
曾經釋迦牟尼佛入胎之後,他的父親找了一個外道的仙人來占卜,要看他的兒子將來的命運。外道婆羅門的仙人占卜後掉眼淚,父親懷疑占卜的情況不妙,就問仙人為何哭泣?這個仙人說:「你的兒子將來會證悟,證悟後他會傳廣大的三法輪,他傳三法輪時,我剛好往生,我沒有機會聽聞佛法,因而哭泣。」像這位占卜師在佛陀傳法之前往生,這也稱為暗劫,因為沒有機會聽聞佛法。同樣的,佛陀覺悟後,入三昧耶定,七週沒有傳法,這當中也沒有機會聽聞佛法。但是今天我們並非如此,釋迦牟尼佛降臨這個世界,並且傳了妙法,我們有機會聽聞佛法,所以稱為「正法圓滿」。
(三)「時間圓滿」。佛降臨這個娑婆世界,傳了廣大的法輪,但是如果這個法已經滅了的話,這樣的情況和暗劫沒有兩樣,要聽聞佛法也十分困難。但是今天佛陀正法未滅,還住世,所以這樣可稱為「時間圓滿」,就是時間是剛好的。佛陀的正法並不是永久會住世,釋迦牟尼佛有授記,他的法會住世五千年。果法期是一千五百年,再來是修行期一千五百年,接下來是教法期一千五百年,接下來是表相期一千五百年,我們現在算是教法期。釋迦牟尼佛的正法住世五千年滅了後,來世的佛就是彌勒佛,這之間,我們出生在這個娑婆世界是沒有意義的,這當中是沒有指導善跟惡、取和捨的善知識,這樣當中我們會一直輪轉在輪迴中受苦。現在並不是如此,現在有佛陀正法住世,並且不管是教法證法都住世,這樣的時間可稱為「時間圓滿」。
(四)「自信圓滿」。雖然是佛陀正法住世,但是自己若沒有進入學習正法的話,也是沒有意義的,好像你非常口渴,你到河邊,卻不親自喝水的話,也無法消解口渴的痛苦,如同佛陀正法住世,自己不去學習佛陀法門,就無法覺悟教證二法的意義,因此自己要主動學習正法,這是自己的信心或信仰的圓滿。
(五)「執善圓滿」。佛陀正法已經住世,假如自己沒有依止善知識,或自己獨自去實修這個法門,這樣是不行的。我們要依止善知識,善知識才能指導一切正法的口訣和教導的法門,這些都可稱為執善圓滿。
所謂「劫」,是指我們的娑婆世界,經過成、住、壞、空四個相,這樣稱為一劫。在各個劫當中,有佛陀降臨的劫,也有佛陀沒有降臨的劫。佛陀降臨的劫我們稱為「明劫」,佛陀沒有降臨的劫我們稱為「暗劫」。以數目來看,佛陀沒有降臨的劫是比較多的。過去現喜劫的時候,降臨了三萬三千個如來佛,之後還有一百個暗劫;後來又有一個圓滿劫,這是個明劫,這時降臨了八萬如來佛,之後又有佛陀未降臨的一百個暗劫;這之後又有一個佛陀降臨的具善明劫,這時降臨了八萬四千個如來佛,之後又是五百個暗劫;接著又有一個佛陀降臨的見喜明劫,之後又是七百個暗劫;之後又一個佛陀降臨的具樂明劫,這時降臨了六萬個如來佛;之後就是我們現在的善劫,會降臨千劫佛,我們已經到了第四佛。此明劫結束後,還有六十個暗劫;之後會又有個明劫,之後又是一萬個暗劫。因此暗劫和明劫數量相比的話,暗劫是比較多的。假如我們出生在暗劫的話,連三寶的名號都無法聽見,也無法學習到正法,但是今天我們是出生在明劫的時候,具有廣大的福報,因此當我們具有圓滿的人身時,我們要珍惜和好好運用這個人身。
當我們進入正法修持時,你的動機是為了自身脫離疾病、脫離種種障礙痛苦、或為了來世不墮入三惡趣而學習佛法,這樣的動機是不清淨的、不如法的,這個稱為救苦的修行。或者針對這生的衣食生計去修行,或為了來世得到三善道如人道天道而去修行,這也不是個如法的修行動機,這只是善道的修行。因此,我們學習佛法,要了知三界輪迴都是痛苦的存在,為了要遠離輪迴的痛苦,要利益廣大的眾生,要證得究竟果位而去修行,這才是學佛修行的清淨動機。
因此具足八種無暇和十種圓滿,被稱為是一個暇滿的人身,假如一個人都一直不斷造業,這樣不能稱為暇滿的人,這樣的人稱為凡夫。同樣的,有些人累積一些善業,也累積了一些惡業,這樣的人稱為普通的人,不能稱為暇滿的人。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要常思惟我們有沒有具足圓滿,如果具足圓滿,我們應該歡喜,珍惜這個暇滿的人身;假如我們沒有具足,則應該用各種善巧的方式讓自己具足。這些開示不是他人的,一切都攸關自己,所以我們要觀察自己的本性,思惟本性而去修正。剛剛所提的十八種暇滿人身,是四大教派所共同稱謂的暇滿人身。龍欽巴大師在《七寶藏》中的《如意寶藏》中加了十六種無暇,是暫生緣的八種無暇,和斷緣心的八種無暇,這些方面也要去思考。
龍欽巴大師所述「暫生緣八種無暇」,是指短暫期間沒有辦法學習佛法,或自己動機轉變的因素而阻礙自己的修行。還有「斷緣心八種無暇」,指的主要是因事業非常忙碌,所以沒有機會接觸佛法而阻礙了修行。我們只須了解有短暫因素阻礙的八種無暇,和斷緣心的八種無暇,這樣就可以了,不必每個仔細的去記。
我們成為三寶的弟子,也接受了佛陀的法門,但是只有接觸或聽聞佛法是沒有意義,必須去實修這個法門才是有意義的。
叁、思惟難得的譬喻
我們從比喻去思惟的話,也會了解人身是難得的。這個比喻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:假如整個世界都是大海,大海中有一塊有個小洞的軛木,這塊木頭隨著海風東飄西盪,而海底下有一隻瞎眼的烏龜,每一百年才浮上來一次,要碰上軛木是十分難得,因為軛木也沒有辦法思考要去碰上烏龜,烏龜也沒有眼睛看到軛木,所以烏龜浮出水面時,脖子能套上軛木的洞是十分難得,而得到人身比這個更希有難得。
肆、思惟難得的數量
從數量上去思惟比較的話,則地獄道的眾生如妙高山上的沙塵般,餓鬼道的眾生如恆河的沙子般,畜生道的眾生如酒糟的米粒般,阿修羅道的眾生數量如下雪般,天人和人的數量如指甲上的灰塵般。我們觀察人間,相信佛法和不信佛法的人當中,不信佛法的人是比較多的;而在相信佛法的人當中,真正去實修佛法的人是非常少有的,這樣去思考就知道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的。
以事實能見的人跟畜牲道數量相比的話,畜牲道的數量是人的好幾百倍,像螞蟻那樣微小的動物也是無數的。同樣地,有佛法和沒有佛法地區出生的人來講,沒有佛法地區出生的人數是比較多的。我們不是出生在沒有佛法的地區,我們出生在佛陀降臨的地方,並且我們可以聽聞佛法,能具有如此圓滿人身,我們應該要歡喜。我們得到這樣暇滿的人身,不是貿然運氣得到的,這都是過去世我們累積了廣大的資糧,才能得到十八種暇滿的人身。得到暇滿的人身,我們應該要如法去修行正法,如果沒有如法去修行正法,只是規劃今世的生活,在勤苦忙碌當中結束生命的話,那這個人是十分可惜,好像到珠寶園裡,卻沒有拿到珠寶,雙手空空的回來般。所以我們不能浪費和失去珍貴的人身,我們應該要好好利用這個人身,我們都不能預言來世能否再得人身,所以應該要保握和善用現有的這個人身來修行。假如來世沒有得到人身,那就沒有辦法修行正法。
以上所講的八種無暇和十種圓滿,還有人身難得的比喻、數量等,這些我們都要思維和觀修。四轉心法中的「人身難得」的教導已經圓滿,接下來講「壽命無常」。
四轉心法之二:觀修壽命無常
壹、觀外器世界而思惟無常
觀修壽命無常又分為七種,首先觀外器世界而思維無常。外器的娑婆世界也會成、住、壞、空,整個宇宙包含須彌山,包含三大部洲、八個小洲,還有天鐵,最後都會在七個火災和一個水災中壞滅為空,所以外器世界不是永恆的是無常的。我們的觀念當中認為外器世界是永遠不變的、堅固的、永久的,事實上它不是如此,它是變化不定的,最後也會成空的。反觀我們的人身,同樣的也不是永久的,也是無常的。
貳、思惟內情眾生而觀修無常
從輪迴最高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到最下面的地獄,一切有情眾生都要經過死亡,無論如何有生必有死必有滅。人出生後,沒有看過沒有死亡的,也沒有聽過沒有死亡的,所以對於人的死亡應該沒有疑惑的,人肯定都要經過死亡。我們從母親子宮出生之後,每天每天與死亡越來越靠近,好像我們看到小孩長大,實際上他是每分鐘每秒鐘都在變化的,對死亡是越來越靠近的。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死亡的觀念,但是我們沒有死亡是無常的這樣的想法。在沒有「壽命無常」的觀念當中,我們想說會活到八十歲九十歲,然後去做規劃,不管是財物方面或者生活方面,在這樣當中我們的生命就結束了。持明吉美林巴大師云:「每個人都會有長時安住的規劃,這種規劃都是邪魔的化身,或邪魔的幻覺,我們一直在規劃,突然哪天死亡了,我們依止誰?依賴誰?」龍樹菩薩於經典中云:「人的壽命如水泡般,我們吐氣之後,能不能吸氣?也是沒有辦法把握的;晚上入睡後,早上能不能起來?也是沒有把握的。」既然對明天或來世都沒有把握,我們現在就不要放逸懶散,我們要積極的規劃對來世有幫助的修行。現實生活當中也是如此,我們看到有些人一直規劃明天做甚麼?未來做甚麼?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死亡了,也有這樣的情況。
叁、思惟高僧大德而觀修無常
往昔降臨了如來佛和許多高僧大德,但是現在只剩下他們的傳記和歷史而已,從這些方面去思考即知壽命無常。以印度的高僧大德來說,六大莊嚴僧(龍樹、聖天、無著、世親、陳那、法稱菩薩)和二勝大師(功德光、釋迦光)等,也只剩下他們的名號而已。往昔有許多成就者,他們有廣大的神通變化,他們也是剩下傳記和歷史而已。無上密勒日巴大師,當時在尼泊爾山區實修閉關的時候,有獵人到他住處附近,因為密勒日巴以草木為食,所以身體都變為綠色的,這些獵人問他是人還是鬼?這時密勒日巴正默念咒語,所以是禁語的,沒有答話。獵人對他射箭,箭沒有射到肉體;把他丟到水裡,沒有被沖走,反而爬上岸來;把他丟下斷崖,也是返回來;找了很多木頭,也沒有燒死他。像他這樣會廣大神變的很多大成就者,最後都只剩下他們的傳記,這說明我們的壽命是無常的,這個無庸置疑,所以要如法的去修行。
肆、思惟世主而觀修無常
在明劫時有許多的轉輪聖王,整個世界都是在他統治之下。在印度不管是東南西方等等,也有這樣有權力的國王,同樣的西藏各地也是如此,然而到現在僅剩下他們的歷史與傳記。所以不管有多大權力、多廣大的名聲,最後還是會面臨死亡。因此壽命無法永恆,壽命是無常的,我們要常常如此思維。台灣應該也是如此,往昔可能有很多的國王、大臣,或有權力、名聲、財富的人,最後也只剩下傳記歷史,所以每個人都一樣會面臨無常。同樣的家裡的長輩、祖先,也只剩下故事而已,這說明「我們也將會變成故事」。
五、思惟譬喻而觀修無常
在往昔明劫時的人,身上都具有毫光和光明,不必靠日月的光照;他們的身高是現在人的兩到三倍;他們的財富也非常豐富;他們的壽命也非常長有無數劫,後來就縮短成八萬劫,後來越變越短。轉變的因素是我們人類有不斷的煩惱和造無數惡業,所以身上的光慢慢的消失,壽命越來越減短,減到現在的百歲或八九十歲,接著還會一直減壽到十歲,那時候我們的身體可能只有手指的高度。當我們的壽命減到十歲時,會出現瘟疫疾病的劫,很多人死亡;之後又有戰爭的劫,殺死了許多人;之後變成無穀不生的劫,很多人因無飲食而死亡。這樣情況當中彌勒佛就會降臨,彌勒佛身體比這些人還高,並且長相非常莊嚴,當人們看到時,就非常好奇的問他,為什麼你會長得這麼高、這麼莊嚴?彌勒佛會說,因為我斷了殺生惡業、累積善業,所以才會長得這麼高、這麼莊嚴。因此,人們就開始學習累積善業和不殺生,這樣他們的壽命就開始增長,從十歲增到八萬歲,這之間就是彌勒佛降臨娑婆世界,廣傳佛陀正法的時間。像這樣壽命一直輪換轉變的劫有十八個,最後會有普賢如來降臨,我們的壽命又變回無數劫。整體來說,我們的壽命從增長到下降,下降後又增長,我們壽命的時間是沒有固定的,是變化無常的。
以四季來講,春夏秋冬也是變化無常;以時間來講,早上、下午、晚上,也是不斷的變化,也是無常的。同樣的一百年以前的人,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看見,一切都經過了死亡;那同樣的一百年之後,我們現在的這些人也不會存在的,也是會經過死亡。因此如果好好去思考判斷的話,不管是外器娑婆世界或內在情識眾生,都沒有永久存在的,都是無常的。因此,生之後死亡,累聚之後滅,或聚集之後分散,增長之後下降,一切都是無常。
我們在臨終之時,不管你有滿娑婆世界的財物,也不能帶走,包括一針一線都帶不走,如從奶油中取出線頭般,我們雙手空空的離開娑婆世界,包括我們珍愛的肉體都沒有辦法帶著走。我們不知道台灣的情況是如何?在西藏或不丹,父母有一個習慣,就是為子女會去辛勞的累積財富,像蓋房子等不動產,為了留給自己的子女,因此不分日夜辛勤的累積財富,不只累積財富,還會擔心說如果我哪天不在的時候,不知道我的子女如何生存?他們往後怎麼生活?父母非常擔心。不只這樣,若子女有成就的話,他就非常得意,認為一切都靠他的協助,所以子女才有今天的好結果,父母會有這樣的想法和很多的擔心。縱使父母如此重視和關心子女,但當他哪天死亡了,他的子女可能會把他的屍體火葬掉,或者丟到水裡,這樣子女就認為已經結束了,已經完成了最後的事情,未來也不會想到他們了。死亡的人進入了中陰受痛苦,這時誰能協助他呢?只有生前有學習佛法才能幫助,假如沒有學習佛法的話,當下可以解脫或獲得幫助,是十分困難的。有聚就有散,不管是法友之間,或者是家庭夫妻之間,有一天一定會遠離的,不可能說夫妻不會分離的,可能在世的時候就離婚,或一方死亡之後分離,不管怎樣,肯定是會分離,不可能永久在一起的,不管現在是男女朋友或家庭夫妻。所以在世時應該好好珍惜、相處愉快,不能吵架,我們能聚在一起是非常短暫的,在短暫相處當中,大家要能夠幸福快樂是十分重要的。大成就者帕當巴曾說:「我們夫妻像聚會般,或像旅館的房客般,或像逛街的街友般。」所以在這樣短促的時間當中,要好好相處,不能吵架或爭鬥。
人在世上,不管你有多麼高的地位,有一天也會降下來。那就是不管你是權力很大的政治人物或領導者,有一天你的地位一定會降下來,那也是無常的因素。如之前你當法官,過了幾年之後,有可能自己也被關進監獄坐牢,以前是他判別人的,之後自己也進監獄,也有這樣的情況。因此不管地位高低,一切都不是穩定恆常,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。那永遠都不會變化的在哪裡呢?那就是佛陀的果位,因此我們要證得佛果。
怨敵或親友也不是固定永久的,有時候親人會變成敵人,有時候敵人也會變成親友。少年時非常好的朋友,可能過幾年後變為敵人。男女感情也是一樣,剛開始時,互相喜愛,分享自己的心事,但是過沒多久變成敵人。因此不管是敵人或親友,都沒有永久存在,都是無常的。我們為了世間法,不管多麼辛苦或勤勞,最後一切都是無常的,都無法得到永久的安樂。為了佛法付出辛苦的話,那就可以得到究竟的安樂,如往昔的密勒日巴,或過去的高僧大德般。
六、思惟死亡的因素而觀修無常
我們能生存的因素比較少有,反而死亡的因素比較多。一般來說我們生存的因素是靠飲食,但是有些飲食會傷害身體導致死亡,雖然它是生存的因素,但飲食偶而也會傷害我們的壽命;多數的人喜歡吃肉,但有時你吃了血肉,反而造成身體疾病,導致死亡。有這樣的說法,說我們人類並不是吃肉食的種類,應該是吃素食的種類,吃肉的應該是有獠牙的種類,像老虎、獅子或豹等,人類沒有獠牙不是吃肉的種類,吃素食才對我們有益,若是吃肉食的話,反而對身體有害。
死亡的因素很多,有些是在胎中死亡,有些剛出生死亡,有些是年老時死亡,有些可能唱歌跳舞過程死亡的,因此死亡有各式各樣的因素。死亡是沒有人能預告的,像打雷般突然出現的,所以死亡是無常的、沒有把握的。例如晚上入睡還好好的一個人,明天早上卻變成頭上長角的動物。台灣出版的一本書提到:有一個人,他入睡時是一個人,入睡過程已經死亡了,死亡後投胎為豬,投胎為豬時他還記得他是人,怎麼現在變成這樣?他非常傷心難過,於是就寧願餓死也不喝母豬的奶。死亡後,他又投胎為人,出生後右手長得像豬蹄,於是他就把右手包起來不讓人家看,後來不小心被人家看到,於是故事才流傳出來,我是在台灣看過這本書的。我們甚麼時候死亡?會投胎何處?我們是沒有把握的,這本書提醒我們壽命是無常的,因此要及時如法的去修行。
七、思惟猛厲希求而觀修無常
不管飲食、入睡或行走,都要思惟壽命無常,思維壽命無常有甚麼樣的功德利益?就是可以讓我們心向佛法,時常思維無常,促使我們更精進,不怠惰放逸。過去那些得到虹光身的成就者,也是因為靠觀修無常,才能精進修行而證得虹光身。有一位噶當派格西伯多瓦,當時有弟子請求他傳受法門口訣,他說你要多觀修壽命無常,如果你能實修壽命無常,對驅逐惡業不會有困難,對累積善業也不會有困難,這樣你會不斷增長善業,之後你就可以修習大慈大悲或慈愛的這些法門。釋迦牟尼佛也這樣說,你對舍利子或阿難尊者等一百位阿羅漢供養飲食,不如你剎那間思維壽命無常,這是無量的功德。密勒日巴大師也是對死亡非常恐懼,他也是觀修壽命無常,最後成就了,對死亡再也沒有恐懼。這裡有一個比喻,說明觀修壽命無常的標準:有一個叫卡拉绷瓊的格西,他在山洞實修時,山洞門口有樹,他每次出入時,法衣都會卡在樹枝上,他每次想砍掉這棵樹時,又想算了,不知道甚麼時候會死亡?也不知道甚麼時候再出山洞來?所以還是不要浪費時間趕快修行。過些時候格西出來又卡住了法衣,他又想算了,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進到山洞裡?在這樣的思維無常當中,這棵樹永遠沒有砍掉,後來他修行成就了。觀修壽命無常可以讓我們心向佛法,所以我們要像他這樣思維壽命無常,我們才會起精進心,如法學習不會有放逸。沙瓦曼噶朗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