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丹本塘的洛札卡秋寺
1961年,法王達賴喇嘛的代表造訪不丹,向少數剩下來的卡秋流亡僧侶建言,希望他們能執掌南開寧波的法座與傳承。於是他們團結起來,勉強地靠著慈善基金和善信捐資,以維繫傳承命脈,一直到此世化身被尋獲為止。現在第七世南開寧波˙滇津給稱,也就是吉美貝瑪欽雷南嘉,於1972年坐床。他了解到佛法的命脈完全繫賴於具緣實修教法的大眾;而感到有迫切興建一座寺院的必要性,才能為這些人們提供追隨、實修教法的主要基礎。因此,他在1982年、年僅十六歲之時,便買下了本塘的一小塊土地,該地即為當地人所知的「康追桑蘭」(空行密道)。儘管他並無財物資源,他仍大膽地展開了包括一座七十英尺平方的二層樓寺院、有十一個房間的臨時宿舍的建築工程,承擔起照顧七十位僧侶的職責。從此之後,寺僧人數成倍數增加,寺院本身也向四方擴建。興建和擴增工程一如《格言藏》所言:
何地照護具能利有情,
眾人逐漸群聚於該地,
處在滿願大海之岸邊,
諸有情皆得其善依靠。
由於僧侶人數持續增加,產生了亟待擴大空間的需求。在最窘迫的時刻,吉祥依怙、人主法王--吉美僧格旺秋陛下(譯註:不丹第四任國王),由王后、王妃殿下,還有皇太子、公主殿下陪同,訪問了該寺。出自於關心與欣悅之情,國王垂詢了關於困境的種種,並親臨該寺。他慈藹地指示了不丹皇家政府派遣一位開墾者,協助拓墾。該位開墾者在皇室駐蹕之後,隨即展開工作,並於四個月之內完成任務。之後,在寺院周邊又相繼興建了一座擁有兩層樓、六十個房間的僧寮,還有一座兩層樓的藏經閣,和一座兩層樓、十二個房間的招待所。
在寺院的南端,為札倉(僧院)和佛學院的集會大殿,面積為90x 82英呎。佛學院包含一座兩層樓、四十個房間的寮房,以及在樓頂另建的六間堪布寮房;三層樓的佛學院大殿可作為三、六、九年級的教室之用。由於現有的建築無法配合僧侶人數的增加,2001年時增建了一座三層樓高、有四十個房間的僧寮,另含四間堪布的寢室。同年,為前來探親的僧侶家眷興建了六個房間。
現在寺內共有四百多名僧侶,正規的教程包括了:閱讀、背誦日課,學習法舞,繪製曼陀囉,學習法樂的音調,使用法器以及製作供品、正字學、詩學,還有《事師五十頌》,以及基本的禪定與不同層次的密續指導等等。寺僧可按照個人意願和希求,進入佛學院或修行院之中。
佛學院
一般而言,教證二法的堅實基礎,觀待於佛學院和修行院。關於這點,鄔金吉美卻吉旺波(巴珠仁波切)說道:
教法是佛理的詮說,
證法是其義的成辦。
如同卻吉旺波所指出的,南開寧波仁波切認識到:佛學院和修行院乃是盡未來際佛法要弘揚與維繫的主要因素。更進一步地,他熱切地希望,為今日的年輕人提供在這一寶貴人生中,可以與佛法產生關聯的機會。因此,在1994年時,他扛起了責任,在吉祥日動工,為十五位僧人興建了一座佛學院。從此以後,佛學院的註冊人數逐年增加,使得空間擁擠而出現困難,所以就有了前述增建的必要。
現有的佛學院有一至九年級,教程包括了:對於《十三部大論》、正字學、詩學、因明、《密精華續》、《功德藏》等許多典籍,與其相伴的注疏釋論的學習。
簡言之,那裡有著學習經續與科學的機會。在四、六、九年級研修完畢後會頒授學位。當有具備顯著的成就學者之氣質時,將會頒發獎狀與證書,證書的稱號為「經續勝義教法日炬」。
堪布的主要職責為教授偉大的佛典,並且應當指導寺僧善惡取捨,諄諄告誡律儀的價值與經營管理佛學院的福利措施。由於諸位堪布們無吝惜地努力、精勤的工作,佛學院已經發展出了堪為模範的進展,廣受讚譽與肯定。從2003年起,陸續都有僧侶完成九年級的學業。仁波切期望他們將來能夠為佛陀的教證二法做出貢獻與支持。
修行院(閉關中心)
一般而言,執持、護持、發展佛法是很重要的事,而令自心相續對等持禪定與觀修的實踐獲得熟稔,以實踐佛法的精要,則是更加重要的。了解到這一點之後,南開寧波仁波切在1994創立了一所閉關中心。該中心共有六間房舍,坐落於貝瑪林巴(蓮花洲)的伏藏地--美巴措(火燃湖)--的附近。該地猶如被華美的常青樹所莊嚴的林苑。第一批與第二批的閉關者已經圓滿了為期三年三個月的閉關,此後將作為短期閉關中心。
2000年,在寺院上方的山坡上建立了七間關房。在大殿的正上方,建了一座專屬於仁波切的兩層樓關房。第一梯次的七人成功地完成了三年三個月的閉關。閉關之初為前行,接著依照由「仁津軌計滇楚欽」(仁津軌滇,持明者˙具鷹翎羽)的《五忿怒尊》伏藏之「北伏藏」傳承的正行修持,現仍有僧侶進行閉關中。仁波切在2004年的時候,成功地完成了三年八個月的閉關。
同樣地,在2000年時,於仁波切的出生地「揚孜」的「楚袞貝瑪哦林」(楚曲河寺˙蓮花光苑)內也興建了可供十人閉關的閉關中心。這個閉關主修頂果欽哲金剛持的意伏藏。每隔三年,都持續有十人完成閉關。
修建佛塔等三依(其他身語意所依聖物)
1985年,當主殿建築完工時,從尼泊爾迎請來了一尊高五英尺的蓮花生大士降伏顯有的佛像,做為主殿主要所依。該像由許多珍貴的裝臟陀羅尼所填滿,並塗敷以三百克的黃金。牆上的壁畫按照《遺教˙金鬘》,描繪了蓮師的解脫行傳。
在集會大殿裡,修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本師佛陀作為主尊所依,脅侍的有真人比例的觀世音菩薩、蓮師˙金剛威猛力、咕汝仁津東珠、仁津軌滇的塑像。所有塑像都是就地新建的,裝有珍貴的陀羅尼和珍貴的智慧薩埵,並由金粉塗敷。牆上壁畫繪製了菩提心戒懺墮的諸佛(卅五佛)與《北伏藏˙自生威猛八大教敕》的本尊相,以及《咕汝卻旺伏藏˙密集》的諸尊。佛像和本尊相都塗以純金。
屋頂下,四面共有162扇玻璃框的窗戶,建成三層,每扇窗都有一尊十六吋高的佛相。最上層有法身阿彌陀佛的佛像,第二層有報身觀世音菩薩的佛像,第三層則有化身蓮師的佛像。
在仁波切的關房中,有三尊高五呎的長壽三尊像(阿彌陀佛、尊勝佛母、白度母),全金塗敷,由五百尊高十四吋的長壽佛像所圍繞。
在作為佛學院教室之用的三層佛殿中,安有文殊師利菩薩、龍欽巴尊者、米滂仁波切的塑像。另外,鑄造並安置了一尊 四十公斤 重的銀製佛陀法像。
作為供養所依的佛典包括了一百函的佛陀的教言《大藏經甘珠爾》、兩百函對於佛語的注疏《大藏經丹珠爾》、《五寶藏》等,以及其他由過去的成就智者們所纂著的論與注疏,還有為數上千的哲學文獻。
一座作為供養所依的銀塔被安厝在主殿中,內含前世南開寧波˙貝瑪滇津欽雷南嘉的遺骨。2004年時,在鄰近貝瑪林巴的伏藏地「美巴措」的閉關房旁,興建起了八座善逝佛塔。
1994年時,寺院有了一組完整的法舞服和面具。該舞服由來自尼泊爾的錦緞和絲綢所繡製而成。從那時候開始,由來已久的法舞得以復振,為了有緣大眾而展演。
同樣地,作為供養所依的蓮師像,還有唐卡與銀製法樂器,與超過兩百函的教法典籍都在南開寧波本來法座的寺院-洛札卡秋-之中。
在仁波切出生地的「楚袞貝瑪哦林」寺中,建了一座高達廿二呎、作為大殿主要供養所依的蓮師像,兩旁有阿彌陀佛與觀音的佛像。裝臟物包括了百函的佛語、一百二十萬幅蓮師相、四億句的蓮師咒、珍貴的智慧薩埵,以及更多的珍貴舍利。牆上的壁畫繪有十六羅漢與蓮師八相。
分寺簡介
一、分寺「楚袞貝瑪哦林」(楚曲寺˙蓮花光苑)
這座寺廟位於東不丹(札西央智)縣境,此寺廟原是瑜伽士的寺廟,前任住持正是仁波切的舅公(給謝貝嘎),後來因為年邁的關係,而於1997年將此寺廟交予仁波切管理。在西元2000年時,仁波切將寺廟重新修繕、增建完畢。在完工時,仁波切和五十位僧侶共同舉行了一次「嚐解脫甘露法藥」的大實修法會。在勝住開光典禮中,彩虹出現,圍繞著寺院,天空並且降下濛濛的細雨。在典禮結束後,蓮師像的高度被發現增加了五吋。這些特別的徵兆與勝景被當時在場的所有人所親睹。在大實修法會之後,此寺正式啟用,命名為「貝瑪哦林」(蓮花光苑),而有一位堪布被指派至該寺,將在寺中漸次地建立起佛學院。目前此分寺有35位僧眾在此修行,專修前一世頂果欽哲法王所取出的甚深意伏藏法。
2003年,佛學院改好了一間房舍。現在佛學院內有兩位堪布,已有四年級的學生。2004年時,一批十人的行者成功地圓滿三年制的閉關。2005年時,第二梯的人已經開始進行閉關。
二、分寺「帖秋林」(勝乘苑)
此寺廟位於東不丹(蒙嘎拉)縣境,札嘎林大堪比區的山上,本來是當地的寺廟,在西元 2000年,當地的居民供養仁波切,後來於2002年重新增建。
目前有30名僧人,並派有一位堪布和兩位洛本,該寺主修《北伏藏》傳承。2005年起,在寺內開始組織佛學院,一項為能護持五十名寺僧的計劃已經確定將要執行,所含括的工程計有:五十名僧人的僧院、仁波切的寢宮、堪布和阿闍黎(洛本)的寢室、接待所、廚房、小舖、餐廳、教室,以及有完整設備的主殿等。內部陳設將會包括主尊本師佛陀像、北伏藏的仁增東珠以及遍知者龍欽巴像。
三、分寺「措杰林」(海生苑)
此寺廟位於南不丹(咸港)縣境、堪旺林區的山上,於西元2000年成立佛學中心,後來當地的居民供養仁波切一塊地,希望仁波切於當地啟建寺廟。2005年時,仁波切派任了一位洛本,並開始經營佛學院,主要修學《十三部大論》。在2009年時,寺廟終於落成,目前有30位出家僧眾在此處修行佛法,專修北伏藏傳承。
四、分寺「遍迭林」(助樂苑)
2002年,在東不丹吞智的固堆東喀地方,當地供養仁波切一座寺廟,希望仁波切派僧眾常駐,以便居民可以獲得佛法的幫助。後來仁波切派了兩位洛本,並有三十名住僧。2006年成立佛學院,主修北伏藏法類。
五、分寺「迪地林」(伏魔苑)
2005年時,在東不丹札西楊孜蔣喀當地,居民為了請仁波切成立寺廟,而供養了一塊地。仁波切派一位洛本,負責建立、發展該寺,於2009年時,寺廟建成開始啟用,並成立佛學院,目前有十五名僧眾在此修行,主修南藏咕嚕卻汪伏藏法。
六、分寺「東雅隆滇秋林」(經咒授記法苑)
在東不丹吞智叩瑪地方,有一座寺廟是喇嘛南卓桑波所管理的,他是第二世敦珠法王的弟子,因為已屆耄耋之齡,無力管轄,所以就供養仁波切,以期弘法事業能延續下去。2007年仁波切指派兩位洛本,成立佛學院,目前有十位僧眾,主修敦珠法王的心意法。
七、分寺「耶色秋林」(光亮法苑)
在南不丹沙爾傍海拉地方,有一位名叫才旺仁增的善士,供養仁波切一塊地,願能興建寺廟,可以利益當地眾生。2007年仁波切派了一位洛本,興建簡易道場,目前有十五位僧眾,主修《龍欽寧體》。
上述諸寺的興建之圓滿成功,將會為創造一切有情累積資糧的因,凝成基礎。特別來說,所有個別虔信具緣的住眾,都將被引領至累積資糧的基礎之中。
結文
為了便利與需要的原因,札倉(僧院)與佛學院的擴建與發展,是一項現正進行中的計畫。最近的興建工程,截至目前為止,已修成一座 九十英尺 見方的雙層樓房舍,可作為佛學院教室之用;另有一座有卅三間房間、作為佛學院學僧的教室之用的房屋,也當作藏經閣、辦公大樓。為解決相關問題,寺方將需要為札倉興建一間辦公室,該建築將是一座二層樓的宿舍,供年輕僧侶居住;另有數間供作到訪的仁波切們的寢宮,還包含一座全寺共用的廚房、餐廳和販賣部。
仁波切有一項清楚明確的計畫:要修建含佛學院、修行院〈閉關中心〉的女尼僧院。該尼僧院主要修持的法門將會是《龍欽心滴》。然而,此計劃成功與否端賴於未來世代的人們的便利性與福德而定。
不丹本塘洛札卡秋寺曾有包括:頂果欽哲法王、敏林赤欽法王、貝諾法王、多珠欽法王、楚悉法王、達隆澤珠法王、不丹前國師-杰堪尼瑟祖古、不丹前國師杰堪根敦仁欽、不丹現任國師-杰美秋札祖古等許多大師造訪、加持過。所有這些造訪的仁波切們,都按照著僧眾的希求與期望,大開深廣法筵;他們都已向本寺拋擲了神聖的花朵,賜予了光榮與殊勝。
所有對於南開寧波仁波切的供養,都完全地用在了利益札倉〈寺廟〉、佛學院、修行院〈閉關中心〉的聖物之興修方面。仁波切按照著法王頂果欽哲金剛持的心意,承擔了不丹洛札卡秋寺及其他分寺的行政與維繫責任。弘揚佛法的沉沉負荷由他發心之力所挑起。僧侶們則以他們微薄之力,靠著每季所獲得的化緣金,也有所貢獻。
祈願仁波切持續、成功地執持、宏揚、光大密咒乗的教法,到時間的盡頭;
祈願與清淨弟子們與教法一齊,僧眾的殊勝佛法事業得以平和順遂地成辦;
祈願殊勝事業增廣,猶如湖上驕陽璀璨,而能豎立法幢,特別是密咒乗的教
證二法之幢;
祈願由諸願力,令此偉大超群、和平快樂的藥域(不丹)能領導世界走向無
有疾病、煩惱力量、戰爭、飢荒等等之境界;
祈願地水火風四大能夠協調;祈願眾生有緣和平度日,並享受和平與快樂的
榮景。
(指導:堪布桑竹。譯者:敦珠貝瑪南嘉。日期:2005年12月。)
留言列表